保时捷害了小米?
廉玉波:从摸飞机开始的造车梦
海内海外,小米为何冰火两重天?
假如特权取消一半,电车会怎样?
蔚来向下扎根,李斌等来拐点
捷达没有新故事
宣传不虚假,车企没法活?
中国电车海外被重罚,报应、轮回?
财报放大镜 丨 蔚来又支棱起来了?
新能源车企为电池安全“兜底”,能撬动市场吗?
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各项财务数据全面向好,随着新技术加速落地、新产品不断推出以及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,比亚迪的领先优势仍有望扩大。
拒绝"嘴炮造车",期待更多车企加入实实在在的质量担保阵营。
尽管营收和归母净利承压,但研发加码驱动毛利率升至14.6%,扣非净利逆势增26.4%。
表面因俄政策加码、市场需求弱及自身质量服务问题,实则是中国部分行业出口 “一哄而上、低价竞销、自相残杀” 老路的重演,车企出海需正视问题求变。
无论是目前暂处头部的新势力,还是曾居头部、现已被赶超的新势力,都远没到能松口气的时候。
中国汽车梦断俄罗斯,宿命?